在試點城市探索實施公立醫院院長和醫務人員年薪制;對在我省已經入圍,符合藥品限價和配送管理規定,允許醫療機構與生產企業議定成交,實行網上交易;研究完善方便流動人口參保和就醫的政策……13日,記者從省政府獲悉,下半年我省將加快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積極推動社會辦醫,重點解決公立醫院規劃布局不科學、公益性不強、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綜合改革不配套等問題。
公立醫院改革
嚴禁將醫務人員工資與藥品等業務收入掛鉤
調整公立醫院規劃布局
我省將科學編制《江西省衛生服務體系規劃綱要(2015-2020年)》,并向社會公布。將區域內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統一納入規劃,每千常住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達到4張的,原則上不再擴大公立醫院規模。
試點城市探索實施年薪制
建立符合醫院特點、以工作量核定和人員成本核算以及績效考核為基礎的醫務人員收入分配制度,健全收入分配激勵約束機制。在試點城市探索實施公立醫院院長和醫務人員年薪制。嚴禁向醫務人員下達創收指標,嚴禁將醫務人員獎金、工資等收入與藥品、醫學檢查等業務收入掛鉤。
逐步取消行政級別
完善公立醫院院長選拔任用制度,明確院長的任職資格和條件,推進院長職業化、專業化,強化院長任期目標管理,建立問責機制。推動公立醫院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公立醫院行政級別,到2014年底衛生行政部門負責人一律不得兼任公立醫院領導職務。嚴格執行醫院財務會計制度,探索實行總會計師委派制度,由總會計師對公立醫院經濟運行和財務活動實施會計監督。
探索引入第三方考核評價機制
制定縣級公立醫院和城市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體系,建立以公益性為核心、以結果性指標為導向,涵蓋公共服務、基本醫療、醫院管理、社會滿意等方面的公立醫院綜合績效評價體系,探索引入第三方考核評價機制,考核結果與醫保支付、財政補助、工資水平等掛鉤。
建立科學合理補償機制
我省將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取消藥品加成減少的合理收入,通過調整醫療技術服務價格、增加政府投入以及醫院加強成本控制管理、節約運行成本等多方共擔,統籌制定試點縣級公立醫院和城市公立醫院的補償辦法,明確調整價格、財政投入對取消藥品加成損失的分擔比例。
對在我省已經入圍,符合藥品限價和配送管理規定,允許醫療機構與生產企業議定成交,實行網上交易。鼓勵公立醫院聯合采購,發揮批量采購優勢。
理順醫療服務價格
提高診療、手術、護理等項目價格,逐步理順醫療服務比價關系,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合理調整價格,降低藥品和高值耗材價格,降低大型醫用設備檢查、治療價格,已貸款或集資購買的大型設備原則上由政府回購,回購有困難的限期降低價格。制定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醫療服務價格調整政策,價格調整政策與醫保支付政策相銜接。
探索建立分級診療模式
研究制訂分級診療辦法,綜合運用醫療、醫保、價格等手段,推動形成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就醫秩序。在南昌市、九江市、新余市開展分級診療試點,每個設區市選擇1個縣開展分級診療試點。研究完善方便流動人口參保和就醫的政策。
推動社會辦醫
完善鼓勵醫師多點執業的政策措施
我省將依法放寬舉辦主體、服務領域和大型設備配置要求,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優先支持社會資本投向資源稀缺及滿足多元服務需求的服務領域。推進政府辦醫院改制試點和國有企業醫院改制試點。編制《江西省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投資指引》。清理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的相關行政審批事項,進行取消或合并,減少審批環節,公開審批程序和條件,提高審批效率。
同時,研究制訂在人才流動、土地、投融資、財稅、產業政策等方面進一步支持社會辦醫政策。非公立醫療機構醫療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
此外,根據國家出臺的推進醫師多點執業的意見,研究制定具體實施意見,進一步簡化程序,推動醫務人員保障社會化管理,消除阻礙醫師有序流動的不合理規定,完善鼓勵多點執業的政策措施。
全民醫保體系
九江試點跨省異地結算
鞏固完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制度,每個設區市50%以上的縣(市、區)開展新農合大病保險,對農村符合救助條件的參合對象降低50%大病保險起付標準;各設區市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對城鎮符合救助條件的參保對象,適度降低大病保險起付線。
推進省內跨地區就醫即時結報,年內基本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報。在九江市開展跨省異地就醫費用結算試點。研究制定鼓勵健康保險發展的實施意見。
人才培養機制
加強全科醫生培養
我省還將推進醫療衛生信息技術標準化,推行使用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面向基層、偏遠地區的遠程醫療服務。盡快推動區域信息平臺實現全員人口信息、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資源整合,實現公共衛生、計劃生育、醫療服務、養老服務、醫療保障、藥品管理、綜合管理等信息資源互聯互通。
我省將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才培養機制。推進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加強全科醫生培養。重點抓好第一批全科醫生特崗計劃試點。研究實施縣級公立醫院專科特設崗位計劃,引進急需高層次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