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用大篇幅強調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也用一章的篇幅規劃未來五年中國的收入分配布局,力圖縮小貧富差距。收入分配改革,已在中國掀起了一場“全民大討論”,在全國“兩會”上,這一話題也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張帆建議用社會學的視野管理財富,加大對行業收入情況的研究,了解各行業之間合理的收入比例,以及不同行業收入的依據標準,通過對社會各行業收入的調研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說,當前收入分配格局的調整已經到了很緊迫的時期,如果不扭轉,可能會引發很多社會問題。而這涉及相關利益格局的調整,在改革中需要攻堅破難。
全國人大代表、浙商開放創新發展研究院院長程慧芳認為,收入分配改革,對不同群體的調整要有整體安排,同時要用制度來保證收入分配改革的可持續性。但她也提出憂慮,如果人力資源成本大幅上升,中國經濟發展中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將不復存在,必須尋找新的發展出路。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許振超表示,最近不少城市都調高了最低工資,這本身是個好事,但是不能等著民間呼聲高了才漲最低工資,必須有一個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要立法,要有法律法規保護,改變目前工資增長的隨意性。
國民財富這塊蛋糕怎樣分配,才能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增強轉移支付、推進個稅改革——諸多方案被公眾寄予厚望,代表委員也呼應民意,力促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盡早出臺。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府經濟顧問趙湘平表示,政府應加快明確收入分配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案,從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國民收入分配的比重。
在他看來,政府借助財稅政策的調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收入差距擴大問題。中國的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應當予以提高,作為當前個稅的免征額度,2000元只能保證中國許多地區居民的基本生活。
就在“兩會”開幕前,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調整個人所得稅將成為調節收入分配的一個重要政策工具。
全國人大代表、浙江飛躍集團董事長邱繼寶建議,調高個稅起征點應該分階段、有步驟地實施,先提高到3000元,“十二五”中期可以提高到4000元,到“十二五”末達到5000元。他同時還認為,提高個稅起征點應該給欠發達地區一個“緩沖期”,不能搞“一刀切”,否則欠發達地區的財政收入會受到較大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廈門建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憲榕認為,中國的個人所得稅除了要在起征點、稅率和征管方面進行改革以外,還要在納稅單位方面進行改革,建議以家庭為單位征收個人所得稅。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兩個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對此,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行長楊子強說,這“兩個同步”,指出了當前收入分配中的居民收入分配占比和勞動者報酬占比過低這一突出問題,就是要努力在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之間找到平衡點。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統戰部部長楊曉渡建議,應該認真研究在遵循市場規律前提下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強社會建設和管理等問題,在具體行動上提出更加明確的對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宋曉梧說,要加快城鄉統一勞動力市場的建設,加大行政性壟斷行業的改革,健全集體談判機制,完善規范勞動力市場運行的法律法規并嚴格執行,充分發揮市場配置勞動力的基礎性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