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各國天文工作者目睹了一場劇烈的太陽耀斑爆發,耀斑下的太陽黑子足有地球大小,這次爆發隨后引發了太陽表面更大范圍內的太陽風暴,向上億公里外的地球噴發出大量帶電粒子,形成一股強烈的太陽風。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預測,太陽風暴產生的帶電粒子流將在8月3日“擊中”地球,沖擊地球磁場。此言一出,引起了國際社會對太陽活動情況的密切關注,而一些關于太陽風暴“災難性后果”的傳聞也應運而生,令一些公眾在內心產生了不安與恐慌。
即將來襲的此次太陽風暴到底會給我們帶來什么樣的影響甚至后果?帶著這個疑問,記者采訪了該領域的幾位專家,對流傳甚廣的一些傳聞作了科學解釋和澄清。
傳聞一:太陽風暴將會破壞地球衛星,導致全球大范圍的電力和通信系統中斷。
專家解讀:不會在地球的磁層內引起較大的磁暴,不會引起地球上大范圍的電力和通信系統中斷。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博士宋其武:8月1日,在太陽表面東北方向(東35度北20度)的確觀測到有日冕物質拋射的現象,拋射時的速度是460公里/秒。根據經驗,在這個方向發生的日冕物質拋射不太會正碰地球,只會掠過地球。而且從最初的拋射規模來看,這次只是一個小規模的拋射,預計不會在地球的磁層內引起較大的磁暴,因此不會引起地球上大范圍的電力和通信系統中斷。
中國科學院云南天文臺首席研究員林雋:并不是每一個太陽活動都會對地球造成影響,爆發方向是否正對地球、太陽風暴到達地球后所剩能量等都是參考因素。在我國還沒有因為太陽風暴造成電力中斷的事例發生過,之前造成電力中斷的情況只發生在地球的高緯度地區;而且,即使有太陽風暴發生,遠距離的輸變電系統也可以通過降低電壓等方式來避免影響。
傳聞二:一次太陽風暴的輻射量很容易達到多次X射線檢查量,還會引起人體免疫力下降,導致病變。
專家解讀:地球表面有兩道天然“屏障”保護著我們——一道是地球大氣層,另一道是地球磁場,它們會將太陽風暴中的高能射線和能量屏蔽掉。
北京天文館副館長、天文學博士景海榮:太陽風是從太陽大氣最外層的日冕,向空間持續拋射出來的物質粒子流。這種粒子流從冕洞中噴射出來,主要成分是氫粒子和氦粒子。對于太陽這個天體來說,太陽風平時都在不間斷地發生著,只是這次有了一個突然的變化,而且是靠近地球表面的,所以引起了人們的格外關注。其實,人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太陽風暴會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因為當太陽風暴發生時,地球表面有兩道天然“屏障”保護著我們——一道是地球大氣層,另一道是地球磁場,它們會將太陽風暴中的高能射線和能量屏蔽掉,從而使人體不會有太過敏感的反應。
傳聞三:太陽風暴將于2013年襲擊地球,屆時太陽將從“沉眠”中醒來,太陽表面史無前例的劇烈耀斑爆發將給地球帶來無法預計的磁暴災難。
專家解讀:對待太陽風暴應該依靠更為客觀的科學根據,而不應該盲目地與“世界末日”等事件相關聯。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博士宋其武:從目前的觀測看,今年太陽確有“沉睡”跡象,太陽黑子活動相對偏少,但這并不能說明會發生“超級太陽風暴”。一方面太陽黑子的活動是一個緩慢上升的過程,會逐步增加;另一方面以人類目前對太陽和太陽系的認識水平而言,還不具備準確預測其發生的時間和強度的能力,因此任何沒有根據的預測都是不科學的。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研究員薛炳森:歷史上出現太陽風暴對地球產生巨大破壞影響的概率并不高。1989年造成加拿大魁北克省和美國新澤西州供電系統破壞的太陽風暴,強度比此次太陽風暴的強度至少高100倍。隨著電影《2012》的熱映,公眾對于太陽風暴的關注度日益高漲,但對待太陽風暴應該依靠更為客觀的科學根據,而不應該盲目地與“世界末日”等事件相關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