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長談“小大人”:不鼓勵,但應順其自然
看著一個個稚嫩的小家伙,冷不丁地卻像個老練的成人一樣說話做事,這讓許多的家長感到驚奇,又感到擔憂。
小小年紀人小鬼大,小大人現象到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還是成人世界對孩子的影響過甚?
昨日,記者采訪了成都幾所小學的校長、副校長,請他們談談對小大人現象的看法,以及怎樣來引導教育這些孩子。
小歌手 比賽娃娃都選愛情歌曲
近日,馬鞍小學舉行了一次慶祝兒童節的校園小歌手比賽。
拿到報名歌曲單時,馬鞍小學校長胡方廷不禁皺起眉頭。都是些幾歲大的孩子,選的歌全部是成年人唱的愛情歌曲。
胡方廷認為,一個人的成長應該分為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成人幾個部分,循序漸進。但越來越多的小大人,卻已打亂了這個步驟。
“孩子們互相之間的交流太少了。”胡方廷說,孩子天真活潑的天性,都是在互相的交流中迸發出來。
但現在的孩子一回到家就完全閉塞了,只能通過電視、網絡這些媒介獲取信息,但這些媒介卻往往充斥著成人社會的氣息。
久而久之,孩子就成為了一個滿口成人話的小大人。
胡方廷覺得,社會應該為孩子營造一個相對單純的環境,例如除了學校外,要多修建一些兒童活動的場所,讓孩子們能有機會在一起玩耍、交流。
不鼓勵 小大人現象順其自然最好
付錦是草堂小學副校長,也是一位母親,“現在的小大人現象,的確越來越普遍了,我的孩子也經常會冒出一些讓人吃驚的話!
對于這種情況,付錦通常一笑置之,“很多時候他們都是在單純模仿,為的就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想要與眾不同!
“我們當然不鼓勵小大人現象,但如果存在,最好應該順其自然,如果刻意地去關注或者糾正,反倒會讓孩子產生逆反的心理,把握好分寸,不要讓孩子誤入歧途就可以了!备跺\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