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贛西巍巍武功山深處,一泓清泉歷經億萬年巖層淬煉,化作大自然的甘露。守護這方凈土的武功山月池礦泉水公司,不僅將滴滴甘泉轉化為綠色動能,更以創新實踐演繹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時代命題,穩穩捧起一只“金飯碗”。在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記者走進這家企業,探尋其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共贏的“綠色密碼”。
守護“生命線”,筑牢生態產業根基
每一滴水,都是生態承諾的刻度。
月池礦泉水水源地坐落于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武功山,森林覆蓋率高達88%,且常年無工業污染,富含偏硅酸、鈣、鍶等10多種微量元素的天然礦泉水在深層巖層中孕育而生。
為守護這份大自然的饋贈,該公司構建了嚴格的水源地保護體系:在水源地周邊安裝3道防護門、4個監測探頭組成“電子哨兵”,嚴防人類活動和動物對水源地造成破壞;車間每班定期對水質、水量及周邊生態環境進行巡查,安環部門不定期檢查;質檢人員每日對水源地進行采樣監測。為增強土壤保水能力、減少水土流失,公司投入11萬余元在裸露山體栽種700余棵濕地松,一棵棵挺立、翠綠的松樹宛如一個個守護土地的衛士。
該公司還加大生態保護宣傳教育力度,利用班前會、業務培訓等方式灌輸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重要性,邀請省內知名專家進行專題授課,并在各個醒目位置懸掛標語,讓生態文明理念深植人心,引導全體員工從思想認同轉化為行動自覺。公司負責人擲地有聲:“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生命線’,我們要好好珍惜,更要好好保護。”正是憑借對水源地生態的悉心呵護,月池礦泉水的品質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去年公司還順利通過萍鄉市創建“無廢礦山”目標驗收。
智造“綠動能”,推動循環經濟發展
得天獨厚的天然優質水源,賦予了企業天然的競爭優勢。
但在當今充滿活力與挑戰的經濟環境中,市場競爭猶如一場永不停歇的馬拉松,時刻考驗著企業的耐力、智慧與應變能力。如何讓“生態水”成為“致富泉”,實現“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的高效轉化?該公司以“綠色智造”交出答卷——
繼2016年10萬噸擴能升級項目引進3條國內一流自動化生產線后,2023年該公司又在張佳坊廠區新建2條生產線,并重點打造“數字化工廠”,實現生產線上設備實時數據采集與監視、聯動質檢等先進功能。走進生產車間,“綠色智造”細節更是無處不在,企業在實現高效生產的同時,將生產過程中的能耗也降至最低。去年,公司技術人員集思廣益對瓶坯防塵系統進行改造,以往需要用大量水沖洗設備,改造后只需少量水就能將防塵設備沖洗得干干凈凈,效果顯著。桶裝水灌裝系統改造通過液位傳感技術將誤差精準控制,以往需灌裝至水溢出才停止,如今當液位傳感器捕捉到離瓶口3—4cm的黃金刻度時,灌裝閥便應聲閉合,大大節約了水資源。
生產過程中,該公司還大量應用變頻設備以降低電耗。曾經“待機不休”的空壓機、模包機等設備,如今隨著班長提前15分鐘開機預熱,徹底告別了“空轉時光”。對于塑料袋、瓶蓋、空瓶等塑料品,則100%進行回收利用。
“我們算的不是經濟賬,而是生態賬。”該公司負責人說,“每省一滴水、一度電,都是給未來‘充值’。”
走好“公益路”,多元釋放生態價值
多年來,該公司始終牢記企業的社會責任,積極投身生態保護和公益事業。2021年7月,河南發生洪澇災害,公司短時間內裝配5萬多瓶礦泉水及部分面條馳援災區;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多次義務為各社區配送礦泉水;連續5年在萍鄉市區考點為高考學子免費提供月池天然礦泉水;在贛湘邊龍舟賽、萍鄉半程馬拉松、贛菜美食節、湘贛邊大學生網絡安全競賽等活動中,都能看到公司反哺社會的善舉。在第54個世界環境日來臨之際,公司志愿者積極參與全國聯動大型環保行動萍鄉專場活動,通過環保宣傳、清掃衛生等方式,提高公眾生態保護意識。
以水為媒,該公司還為周邊居民修路、裝燈,并為當地創造了20余個就業崗位,讓綠水青山的生態價值得到了充分釋放。
“綠水青山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也是企業發展的根基。我們將繼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讓這只‘金飯碗’越捧越穩、越擦越亮。”展望未來時,該公司負責人充滿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