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多年,萍礦集團今年開年即重啟科技工作會,表彰獎勵一批科技創新先進個人、項目,營造了尊重科學、尊重技術、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 2021年以來,萍礦集團將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科技研發投入,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動員廣大干群圍繞提高產品質量、推廣新工藝、推進節能環保等勇于創新攻堅,全年完成科技項目22項,獲得專利43項,評選出“五小”成果18項,僅小改小革就可創效近1000萬元,為企業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找準“難點”,科技成果轉化加速破冰 去年年初,萍礦集團就先后召開兩次專題會,研究確定科技研發內容及目標,找準提質增效、安全環保等存在的“難點”“重點”,認真選題立項、加速破冰前行;技術管理部門與生產單位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穩步推進研發進展,努力使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其中重大科技項目——安源管道公司大口徑管件及配套設施開發項目11月份進行首個產品試模、試產,12月份又進行第二套模具試模和產品試產,為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奠定基礎;該公司對DN50-DN125法蘭封口及模具進行優化,既提高了模具的通用性,又改善了產品結構,并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證書。浮法玻璃廠開展減少玻璃氣泡缺陷的方法研究,氣泡缺陷片數由原來平均每天150片減少到100片,平均每天增加產量約35wb,年增效益約105萬元;開展提高煙氣脫硫效率、改善煙氣外觀的方法研究,對脫硫系統進行技術升級改造,不僅煙氣外觀有較大改善,而且每年可節約電費40萬元。月池礦泉水公司開發520毫升新產品,使小瓶水產銷量翻了3番,擴大了市場占有率。 匯聚“能量”,小改小革驅動創新創效 所謂“積沙成塔,集腋成裘”,以“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為主要內容的“五小”活動,萍礦集團已連續舉辦了兩屆,廣大干群開動腦筋、勇于探索、大力創新,2020年活動成果轉化落地創效超500萬元,2021年實際成效近1000萬元,創新創效成效明顯。其中僅浮法玻璃廠就有20余項小改小革項目,該廠玻璃厚薄差精細控制項目實施后,日均提高產量30—50 wb,年增收170余萬元;對退火窯進行改造,薄玻璃切裁缺陷影響日減少近70wb,年增收160余萬元,并可節約電費100余萬元。安源管道公司鋼骨架車間直管堆絲保護項目實施后可大幅減少故障,10條線便可節支80萬元。萍礦集團財務部開立協定存款戶方案實施以來,2021年度較原有模式存款增加利息約260余萬元,而且資金可靈活存取,大大提高了資金利用率。 打造“引擎”,科技創新高地持續崛起 科技創新平臺在集聚創新資源、推進科研攻關、培育創新人才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是創新發展的強勁“引擎”,萍礦集團對此高度重視,持續推動平臺搭建。目前安源管道公司已建成2個省級創新平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江西省鋼骨架聚乙烯塑料復合管道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并申報建立國家級技術研發中心,不斷推動產業創新發展;浮法玻璃廠、月池礦泉水公司組建技術研究中心、質量控制中心、市場研究中心,全面加強生產技術攻關和科技創新;同濟建管公司已提交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申報,正待人社廳審核批準……同時,在鞏固安源管道公司、同濟建管公司兩個高新技術企業的基礎上,浮法玻璃廠、月池礦泉水公司通過與第三方合作,目前已通過萍鄉市高新技術企業審核,正在向省級申報,一個個科技創新高地正持續崛起。 “科技創新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生命線,我們必須跟上時代步伐,推動實現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智能化改造、服務化延伸、個性化定制,使數字經濟與傳統產業有機融合。”新年新征程,萍礦集團對科技創新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