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跟班下了井,一班冒得停歇,忙前顧后,安全上有保障,產量靠得住。入井是職工踩著他的腳印,而出井他是踩著職工的腳印。”日前,青山煤礦回采四區支部書記王李萍這樣評價副區長李億輝。 今年51歲的李億輝,在井下工作已整整30個春秋了。他從采煤小工做起,一步一個腳印,干到現在的副區長。30年來,他無論是做采煤工,還是搞管理,沒有發生過一起安全事故,也沒有碰破過一塊皮。他的安全秘訣就是:繃緊安全弦,遇到困難和問題不僥幸蠻干。每天一進班,他就要到盤區的各個垱頭走一遍,認真仔細排查安全隱患,全方位、全過程掌握各垱頭的安全生產動態。他到過的垱頭,隱患是藏不住的,職工們稱他是排查安全隱患的有心人。而且對于排查出的安全隱患,他都會鎮守處理。一次班中,他來到一垱頭時,工人們正埋頭作業,全然不知棚邦在松散,有垮冒的預兆。李億輝立即組織工人搭尖拼棚邦,做好修理,及時消除了隱患,避免了一次垮冒事故。 該區的482盤區是采用斜坡出煤,溜煤槽子由于煤與矸石的碰撞易損壞。每次更換和維修溜煤槽時,為確保作者的安全,需先在斜坡上打好防護檔,而打防護檔又十分繁瑣,且防護效果不是很好。李億輝動腦筋、想辦法,在網上查閱相關資料,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利用防墜網代替防墜擋。在斜坡作業時只要將網掛在斜坡兩邊固定好,不僅易于安裝,而且安全性能好。作業者在斜坡作業時若不慎滑落,就能安全網住,解決了安全生產上困惑已久的難題。 2007年,李億輝被提拔為副區長。雖然職位變了,可他作為多年勞模的本色始終沒有變。只要生產中遇到困難,他總會挺身而出,迎難而上。今年3月,該區的生產頭面較為分散,且地質條件變化異常,增加了管理的難度,職工出勤率不高,勞動力緊張。見此情況,他主動請纓,拿起巖尖做大工,每班奮戰在垱頭,一直干到生產走上正軌時。為搶拉552掩護支架工作面,解決生產接替緊張的問題。9月6日中班,他到各垱頭轉一圈后,就來到垱頭協助職工一道鋪架子,經過緊張的奮戰,一班鋪了39根架子,相當于4個班的工作量,使該架子提前鋪好,為生產創造了條件。 從勞模到區長,由采煤工到管理者,無論在哪個崗位,李億輝總是用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以苦干實干的精神和模范行為詮釋共產黨員的光榮職責。